家庭装修中,利润至上的不是工人工资,而是装修材料。装修材料的购买、销售中间都会藏着许多猫腻,作为装修业主,想要节省成本,材料一定要控制好。装修材料浩繁,小编在本文主要针对实木地板为大家层层分析销售中的猫腻,并教你如何防范。

一、实木地板销售猫腻
1、经销商。所谓的厂家直销几乎是不存在的。这些经销商多数是有进货渠道,然后挂个牌子而已。对于厂家来说,反正不用自己出钱开店,倒是乐享其成,一个牌即使是铜的,也花不了多少钱。相对于开店涉及的铺租、经营管理、人员工资等繁琐事务来说,纯粹多了。

3、货不对板。其做法其实更纯粹,就是把色泽和纹理符合的便宜品种当成高价的品牌来卖。这里有两种情况:
(1)纷乱其名。例如柚木王,就是狐假虎威的榜样,因为柚木王根本与柚木扯不上任何植物学关系。
4、非标板。标准的板材国家是不多定的,但是市面上就有一种非标板,这些材多属于处理品,例如把出了问题的大板改为小板,或者边角料等。买非标板还有一种致命的后果:如果地板小面积出现问题,那么您在市面上买不回丰同规格的板材,只有全屋拆除或者更换材质两种办法了。

5、处理板。处理板指一些板材铺设好后出现问题被拆掉的板。出厂的货品,除非有质量问题,厂家一般是不回收的;经销商在进货时已经知道存在质量问题受不起这种损失,有的可能会偷偷地纯粹处理(如拨打)后,放进好货里面一起卖给其他客户。处理板,还包括另一种情况,就是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,例如崩角、折边的,一些不良的厂家或者经销商也会用各种渠道将其卖掉。
6、铺设费用。不少卖地板的都会提供铺设服务,而且费用奇低。其实这里面非常纯粹,经销商把地板铺设转包给其他的装修队。经销商赚的是地板的钱,然后再从装修队拿点回扣。试想一下,铺设地板的工艺比铺瓷砖繁琐,那么怎么可能施工报价铺瓷砖还要低呢?
二、实木地板销售猫腻防范方法
就一般的用户来说,从经销商手中买地板是不可避免的,因为这是一种社会分工,但在买地板时,记得下面几件事:
1、出货单要注明材料的拉丁文和中文商用名,而且你必须确定知道其所写的拉丁文名称确实是您要买的那一种,否则反为其害。拉丁文名称是国际权威机构命名的,而且是独一的。所以拉丁文名称不能不写,也不能简写。例如波罗格的拉丁文是Apuleiaspp,而不是Apuleia。
2、注明规格,(长×宽×厚)和等级、单价、面积和合价。
3、如果有保修期的,请注明保修期限。
说句题外话,不管您找谁铺设实木地板,铺设时都严禁使用一切水性胶,任何以用水干脆调稀或者溶于水的都属于水性胶,例如白乳胶等,这些胶水用了,房子的污染就更大了。